來源:品途商業(yè)評論
隨著5G技術成熟應用于智能手機上,但是“煩惱”也隨之而來,我國多家頭部手機廠商遭受專利訴訟的困擾。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期諾基亞正在全球多個國家例如法國、英國、印度等對于中國手機廠商OPPO發(fā)起大規(guī)模專利侵權訴訟,據了解目前訴訟對于OPPO沒有產生影響,早在2018年兩家企業(yè)曾簽署了全球4G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諾基亞高舉“專利大棒”,居心何在?
諾基亞作為曾經的全球“機皇”,由于戰(zhàn)略決策失誤,于2013年便以73億美元的價格將手機業(yè)務出售給微軟,但是歷經波折這個“燙手的山芋”又回到了諾基亞手中,此后便專注于低端安卓手機領域,據Counterpoint報告數據顯示,在各大電商平臺智能手機榜單中難覓諾基亞蹤影。
面對進軍智能手機領域的全面潰敗,諾基亞開始聚焦于電信設備業(yè)務。
由于華為在歐美市場遭受到制裁,諾基亞連續(xù)拿下芬蘭運營商Elisa和英國電信兩個大訂單,并且平均每個季度的銷售額保持在15億歐元以上,諾基于可謂是坐享“華為紅利”。
但是反觀中國市場諾基亞卻顆粒無收,這也促使諾基亞加強在專利資產運作方面的動作,向中國廠商們舉起了“專利大棒”。
據外界猜測,這次諾基亞對OPPO發(fā)起大規(guī)模專利侵權訴訟,其中與5G專利密切相關。
相關人士指出:“諾基亞目的是通過訴訟向OPPO施壓,迫使其盡快與諾基亞達成5G專利許可,然后從中謀取專利費用?!?/strong>
這并不是諾基亞第一次高舉“專利大棒”來向中國手機廠商施壓,早在2016年,諾基亞宣布對華為提起4起專利侵權訴訟,指向華為3項專利侵權;2019年,諾基亞又對中國最大的個人電腦廠商聯想發(fā)起過全球范圍內的專利訴訟。
抵制專利高收費,同時修煉專利“內功”
諾基亞在5G專利收費方面的訴求極為激進,價格畸高。
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諾基亞就對外公布了5G專利收費標準:每臺使用其專利的5G手機應向諾基亞支付3歐元(約22.95元)的專利費。
然而如此昂貴的專利費用一直以來被諸多國內手機廠商所詬病,并且積極表態(tài):在尊重知識產權基礎上,也反對專利高收費。
此次的訴訟中其中專利費用的收取標準是最大的爭議點之一,對于專利持有者的諾基亞與手機廠商OPPO來講都“各執(zhí)一詞”,諾基亞主張按照百分比收取專利費用,但手機廠商堅持按照售價整體的百分比收取專利費不合理。
此前,OPPO公司曾多次公開表態(tài):OPPO尊重知識產權,但也旗幟鮮明地反對專利過高收費。
同時OPPO近些年來在專利方面也積極修煉“內功”。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OPPO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65000件,其中發(fā)明專利申請在所有專利申請中占比90%。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20年中國發(fā)明授權專利數量,OPPO以3578件位列全球企業(yè)申請人第2位。
這足以展現出我國手機企業(yè)近些年來在專利方面的努力,但是中國企業(yè)在“高質量專利”方面仍然存在缺失。
專注打造高質量專利,塑造產權戰(zhàn)略性思維
諾基亞對于OPPO的專利訴訟并不是一個“偶然事件”,這反映出我國企業(yè)忽視知識產權保護、缺乏高質量專利、對于專利認知存在問題,因此才會出現“受制于人”的處境。
專利是一個企業(yè)知識產權的轉化結晶,并不是僅僅獲得一個證書就“萬事大吉”了,實際上,只有通過專業(yè)、嚴謹、完善的專利申請,才能獲得“高質量專利”,在后續(xù)面對侵權訴訟等相關問題的時候,才能保障自己的權利。
對此事件,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權大師的創(chuàng)始人孟潭指出:“專利的前提是要有好的穩(wěn)定的,高質量專利,只有高質量的專利你才能夠最后去維權”。
高水平的專利戰(zhàn)略和高質量的專利落地對于企業(yè)至關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否則高質量專利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維權和商業(yè)變現很難實現。
華為在知識產權方面做得很好,華為不僅僅重金搞研發(fā),背后還有一個完備的專利團隊,華為是全球幾家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yè)之一,每年R&D投入基本上在千億級水平。
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華為獲得的知識產權收入累計超過14億美元。
所以華為有今天如此巨大的成績,不僅是研發(fā)的功勞,也是專利服務的功勞,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專利技術保護的很好,在涉及到維權和商業(yè)變現的時候才有今天的成果。
對于中國的現狀來說,未來企業(yè)的發(fā)展,權大師孟潭坦言“企業(yè)要重視這個知識產權有資產戰(zhàn)略的思維,更重要的是發(fā)展高質量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