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7年,“一口通商”御旨頒降,“廣州十三行”遂成為清政府閉關政策下唯一海上絲綢之路。
此后85年間,珠江口商行林立,洋帆云集,國外“淘寶客”紛紛與商家搭上合作,巔峰時刻通往歐洲、拉美、南亞、東洋和大洋洲的環(huán)球貿易航線日出貨物數以千噸計。
彼時,尤其是西方,因華夏異趣盎然的大量外銷藝術品掀起了一股“中國風”潮流,廣州十三行扮演著清政府全盛時期世界貿易的重要角色。
不過好景不長,在皇權壟斷與列強垂涎的雙重消耗下,昔日的輝煌最終淪為“天子南庫”,甚至為戰(zhàn)爭埋了單。
然而,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那些遠渡重洋的民族產品如今幾乎都成了“奇珍異寶”。但隨著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凸顯,它們又在各自的價值體系里被拋棄或重珍,為當下流行的收藏熱帶了巨大商機。
拍庫網作為定位于跨境二手的電商平臺,拍庫整合了境外5000多家Auction House及200萬個手工制品商家等(外國人處理舊貨90%全部通過拍賣完成),就是在我國追尋“文物回流”的大背景下借助互聯網技術而誕生的。它的誕生不僅打破了我國拍賣行業(yè)的高大上門檻,更激發(fā)了國人“全球撿漏”熱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跨越歷史“反主為客”,引領著用戶卷起了一股“西洋風”。
2015年11月,北京誠軒秋拍在昆侖飯店如期舉行,受行情大勢影響,短暫拍期歷經冰火兩重天——頂級作品不愁嫁,一般面貌難易主。
如果單從情感附加值上去感受這場拍賣,當年很多人將目光集中在了一套粉彩蛐蛐罐上——這是件脈絡清晰的回流拍品,盡管它最終落槌價只有30萬,但它背后的故事正在改寫著我國拍賣行業(yè)生態(tài)。
據稱,這套拍品即由“廣州十三行”交易出去的,如今已“失寵”于西方社會,正是由當時剛成立不到兩個月的拍庫網代拍回國,成交價僅為1000美金。
消息不脛而走,像扔進“海外撿漏”的火把,讓拍庫一夜之間在跨境小拍領域聲名鵲起。
南陽人大輝現場見證了此次交易,得知背后故事的他第二天便注冊了拍庫成為了用戶,接下來在上面逛了三天三夜。大輝感嘆道:逛一百次潘家園,不及在拍庫上感受一次誠意。
一個月后,大輝幾乎作價出手了家里所有不特別中意的藏品,倒騰出“撿漏資本”開始大量入手西洋小件,包括瓷器、銀器、銅器、珠寶、煙斗等,甚至還有給孩子的玩具。
在所有斬獲中,大輝最得意于一件海泡石雕刻煙斗,收到包裹當天,他急不可耐地叼著煙斗玩起了自拍,并在朋友圈炫耀道:“物流比想象中靠譜,巴爾扎克同款!”這張照片也成為他至今點贊最多的一條動態(tài)。
與深受中原傳統文化影響的大輝不同,打小接受西洋文化熏陶的一位上海藏家下手便盯上了200多年前的歐式大床。
“她剛買了一棟豪宅,從拍庫上添置了好多東西,因為中國歐式家具很貴,她花1萬多從境外買那種古典大床。我們幫她海運到香港后正常報關,18世紀、19世紀的大實木,可棒了?!痹谂膸斓脑缙诖闹?,這項紀錄令拍庫創(chuàng)始人王雨亭先生記憶猶新。
在他印象里,還有一位用戶也是因為買了一棟大別墅,想營造更古典的居住環(huán)境,用拍庫拍下一座歐式大鐘,“那座大鐘在國內得賣到100多萬,在境外三四萬就拿下了,因為這東西放哪兒都占地方,外國人現在熱衷于過極簡生活,他們不喜歡了”。
“正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凸顯,國外‘二手貨’越來越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币晃毁Y深藝術評論家分析說。
同時,國外的大量二手舊貨,讓中國的80后們有了全新的回憶。80后,在小時候,物資匱乏的年代,見過,但不曾擁有的物品,隨時時間的推移,國內已經絕跡。而境外存在大量的二手貨,完成了很多80后的夢想。同時00后的用戶,見的更多,眼界更大。普通標準化,已經不能滿足他們,而更get到他們的興趣的,幾乎都是非標的,有趣的,獨特的,稀有的。
但對于新崛起的拍庫,這位評論家認為,相較于那些已成功的金主看好海外物件的溢價和實用不同,在拍庫上,更多的工薪藏家是看上了它們所附帶的奇趣。以及可以讓工薪藏家更好的分享給身邊的人。
對于這一點,王雨亭先生頗為得意:“用最精準的話來描述拍庫,就是奇趣商品的全球交易市場”。這也是拍庫追求的目標,對于這個目標,拍庫已發(fā)力彎道超車,成績斐然。
截止目前,拍庫已坐擁用戶幾百萬,此刻SKU(庫存量)在300萬件,且每月更新300萬件,一年更新12次??偸兄瞪锨|,而每天的拍量就有15到20萬件,用戶復購率高達95%。
創(chuàng)辦不到4年,拍庫可謂做得風生水起。
顯然,在業(yè)內,比照起命途多舛,以高大上降生又以多米諾骨牌式陷入虛榮泥淖的大拍,拍庫的成功絕非偶然。
1993年,我國出臺《有限責任公司規(guī)范意見》和《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范意見》,供職于文化市場研究所的陳東升立刻洞見到兩個文件的重要性:它是中國現代企業(yè)的元年。
那一年,陳東升抱著“尋護中華文脈”的雄心壯志,下海創(chuàng)立中國第一家國際拍賣公司——嘉德。
嘉德英譯“Guardian”,意為“守護者”。守護什么?守護“文革”幾乎割斷的傳承了2000年的文化傳統——拆毀的古跡、砸爛的瓷器、焚毀的書畫、折翅的藝術家!
嘉德幾乎復制了蘇富比的所有細節(jié),包括排期、包裝、價格、目錄,甚至專家系統和信用制度,與幾乎同期登場的北京瀚海、北京榮寶齋、中商盛佳、上海朵云軒、四川翰雅,以及后起之秀諸如中國保利、北京匡時等,一路伴隨著中國經濟從貧窮落后到繁榮昌盛,歷經行為舉止的尷尬、拍場的曲高和寡、全民收藏的狂歡、撕下收藏表面華麗的面紗……
在此期間,2005年前后藝術市場已如股票般版塊輪漲,在資本的追逐下,終于在2009年被推進了“億元時代”。而彼時,央視及各大衛(wèi)視把教授、農民、司機、門衛(wèi)、保姆、中學生、售貨員、老板等悉數迎上舞臺,終究導致全民收藏和古玩城建設的狂飆。
與此同時,山頭主義、民間制假售假、專家和媒體對話語權的操縱,大大傷害了行業(yè)規(guī)則,信用體系以主持人王剛的一記“去偽存真”重錘宣告崩潰。
但不得不承認,因此被大拍拒之門外的中國百姓卻受到了空前絕后的收藏譜識,這為我國的用戶參與境外二手舊貨拍賣的崛起提供了先天條件。
“大拍一年不超過6場,春拍、秋拍加四季拍,他們采用人工舉牌形式,拍品昂貴而有限,追求價格越高越好,它們隨便拍一場都能拍幾個億,然后就可以活一年。
而小拍則是另一領域,在境外僅歐美就有五六千家小拍行,歷史悠久,最悠久的一家小拍行可以追溯到300年前。專門為社區(qū)服務,跟所有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外國人丟棄‘二手貨’需要交高額的垃圾處理費,唯一的處理方式就是交給廢品收購站,然后由其通過小拍交易?!?/p>
比如在法國,一家廢品回收站負責一片山谷的住戶,每天都通過系統采取次高價的方式拍賣,3秒成交一件,兩個小時可以拍2000多件,其中不泛富有價差巨大的奢侈品和來自的中國藝術遺珍等。
更為奇特的是,“他們不像國內的舊貨市場一件一件地賣,而是以堆為單位,在他們看來,一個老物件甭管誰買的,一年按照5%、10%的溢價算,對于他們來說就很高興了,但100塊錢買的東西,如果要賣到10000塊,他們會覺得是騙人”。而且如果處理不掉這些舊貨,外國人會當成垃圾一樣扔掉,并繳納垃圾費。所以外國人,更希望這些舊貨可以給有需要的人。
根據貝恩分析、財富品質研究院提供的數據,從供需的角度來說,拍庫切入市場當前的需求量共計 460 億,國內供給量才有 96 億,國內供給大大不足,約有 1000 億的潛力市場。
2015年9月,鑒于這樣的文化差異下的巨大市場空白,在拍庫上線之前,王雨亭先生就搭建起團隊提前與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的200多家拍賣行全面開展戰(zhàn)略合作,成為了一家跨境二手奢侈品、收藏品,老爺車、珠寶等全品類電商平臺,以期最大化精準匹配藏家們的海淘欲望和“撿漏”需求,用“低價、優(yōu)質、獨特”三大特色碾壓國內二手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拍庫的更大幸運是在上線一年后。
2016年11月,為適應“互聯網+”時代特征,國家文物局表示不再對互聯網文物拍賣資質進行專門審批,所有取得文物拍賣資質的拍賣企業(yè)均可從事互聯網文物拍賣活動,這對已經取得相關牌照的拍庫來說,簡直是錦上添花!
盡管如此,打破拍賣產業(yè)生態(tài)的拍庫,面對隔空精準描述、跨境物流、長途止損、通關清關等一系列行業(yè)痛點和棘手問題,還是吃了螃蟹。
第一只螃蟹便是境外物流和止損。
拍庫一開始采取互聯網預約的方式應對,卻忽視了國外物流很不完善,用戶物流費奇高,在運輸途中又常常因為包裝不夠標準而損壞,導致差評如潮。
“如果讓境外的物流去各個鄉(xiāng)村,各個用戶的家里幫我們取件,他們必須派一個人耽誤一天時間,需要坐火車或開車,境外工人工作時間又沒有996一說,他們到點就下班,取一件100美金,包裝一件要100美金,轉運一件還要100美金?!?/p>
為了給用戶降低運費成本,真正實現天然價差,拍庫在7個國家建立起分公司(預計年底在境外會搭建30-50家分公司),打造了一個類似國內的閃送體系,并利用3D建模技術給每件易碎拍品建一個模型,然后再進行標準化包裝付運,將整個包裝嚴格控制在30元-50人民幣左右。
第二只螃蟹是隔空精準描述。
對于這一點,拍庫不僅建立了完整的信用體系,還在國內簽約了一大批專業(yè)鑒寶專家,嚴把小拍賣行的品質關,只跟真正的外國人開的小拍行合作,小拍行存貨至少要20年以上,從而源頭把握二手貨源的原汁原味。而大家擔心的境外小拍網點,“每家都有自己指定的權威鑒定機構”。
“也就是說誰家要想賣一些東西,拍賣行的鑒定機構會把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描述得非常準確詳細,照片和品相報告里甚至囊括瑕疵的特寫和描述。
比如寶石,就會對它的重量、顏色、大小進行一個精準的描述。如果是第三方的東西則要求提供發(fā)票,要不然就讓第三方出具證書,如果都不行,那只能以1-10美金起拍。”
第三只螃蟹就是通關清關了。
長期以來,中國人熱衷于代購,海關便成了繞不開的問題。
王雨亭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拍庫是跨境平臺,我們用戶買的是二手貨,是客戶的自用品。這個貨是從境外郵寄給客戶,報關的時候是客戶個人自用貨,而且告訴客戶,他不能賣,如果賣了他就屬于商家得交稅。我們按照正常通關、清關,幫客戶運回來?!?/p>
俗話說:“生吃螃蟹——攪亂了肚腸?!被ヂ摼W時代玩的就是顛覆!
通過數年的摸索和完善,拍庫已經打通了與各個境外貨源的雙向獨家通道,逐步實現了“拍品更優(yōu),價差更大,選擇更多,服務更好”的運營大局,強勢奪下中國跨境二手貨市場,并成為國內領先者。
在拍賣行業(yè)資深人士看來:“拍庫網肩負的偉大使命成為了創(chuàng)投客眼中最大化的投資前景,基于收藏市場未來潛力和國際拍賣互聯網化的潮流,拍庫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跨境二手平臺的ebay”。
這與拍庫合伙人王煦先生的心理定位似乎不謀而合:“拍庫是互聯網二手界的淘寶”。
對此,王雨亭先生避開了與國內BAT的正面交鋒,不在商品化市場里與巨頭競爭。拍庫做的是非商品化市場,就是所謂有趣的、稀奇的和價差大的,而這在中國,價差很少能有那么大?!?/p>
因為誰都知道中國的一些藝術品值錢,那么他就不可能便宜賣,而外國人跟中國人文化的差異,還有地區(qū)性本身的差異,它就不一樣。
“比如說在中國1克拉鉆石大概得賣兩三萬人民幣,而在境外基本上就是一兩千、兩三千人民幣;
比如說鋼鐵俠的頭盔,中國就不可能產生這類東西,在境外有演員簽名的電影道具和服飾,在中國人看來那不得十萬、二十萬,實際也就賣個幾十到幾百美金;
比如建國之初我國為換取外匯由工美集團輸出的松石項鏈,當年100塊錢一條,外國人都有發(fā)票的,那現在賣多少錢?外國人說一百塊錢買的就10美元起拍賣唄,能賣到接近100元,就會很滿意。但中國現在是按克賣,一克是300人民幣,一條一兩百克,一條就要好幾萬;
再比如紅木老家具,廣州十三行運出去的,現在外國人不喜歡,他們怎么處理?要么送人,要么交給廢品回收站通過小拍賤賣處理,有時1美金就可以起拍。
歐美很多小拍行,就是鄉(xiāng)村,相當于我國上世紀50-70年代的潘家園。”
據北京商報報道,截止2015年,中國有超過1000萬件文物流落海外,由于歷史原因和市場現狀等客觀原因沒有正常的回流渠道,而1992年至今拍賣回流的僅10萬余件,形勢迫在眉睫。
而這僅僅是海外“國寶”體量,如果算上二手貨,那將是不可預估。
不過對比同類的美國Invaluable和日本Aucnet兩家平臺,也許能略見一斑:Aucnet成立于1985年,2001年在東京主板上市。而Invaluable一年大概有2000億美金貨量,對接5000家小拍行,為蘇富比和ebay等提供saas技術支持。
“中國有14億人口,除去50歲以上的和18歲以下的用戶,至少得有3到 7個億會是拍庫的用戶。目前,18到40歲的用戶是主力,緊接著80后和00后的登場,一個代表有錢一個代表有個性,對,拍庫目前就做這兩波人口紅利。”王雨亭先生說。
那么,就不難理解自創(chuàng)始以來,拍庫為何融資成功不斷。
據天眼查顯示,在拍庫多達20名股東中,不乏資本大鱷的身影,比如軟銀賽富的閻焱、溫州商會會長厲漢華、IT時代周刊董事長曹健、京東等。
“拍庫的股東幫拍庫搭建了很高的壁壘,每個股東都盡心盡力幫拍庫扎實基礎,穩(wěn)健成長?!蓖跤晖は壬邮懿稍L時著重強調希望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好,而不希望更快地宣傳。
他認為,這些還不夠,未來還要把歐洲和美國的物流通道走得更完善,因為拍庫除了拍賣這個板塊,還有一個更大的頻道叫奇趣,它將是拍庫一個巨大的飛躍。
對于未來,他還強調:“未來要讓所有中國用戶在拍庫上,去境外買東西就跟在淘寶網,或者京東買,沒區(qū)別,就是中間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透明化,公開化,平等化,也就是說讓中國用戶可以更無憂,更快速,更便宜的去境外買到稀奇有趣的貨品,而且沒有中間傭金?!?/strong>
也許到那時,拍庫才算對“代購”亮出了真正的殺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