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財經(jīng)天下周刊》原創(chuàng)出品,未經(jīng)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zhuǎn)載。違者必究。
1月26日,鄭州大商超市白菜價格暴漲,一棵售價63元。有市民稱,25日購買時,白菜價格還是0.99元/kg,26日便調(diào)至13.96元/kg。次日,當?shù)厥斜O(jiān)局介入調(diào)查,大商超市負責人被罰50萬元。
據(jù)天眼查信息,該超市開業(yè)近8年。期間5次受到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二七分局處罰,原因包括在產(chǎn)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銷售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以及其他違反《食品安全法》行為。共計罰款1.7萬元。還卷入多起產(chǎn)品銷售者責任糾紛。
售賣“天價白菜”登上熱搜后,不少人擔心,“50萬罰款,交得起嗎,要賣多少白菜才能賺回來”。
這一擔心屬實沒有必要。涉事大商超市隸屬有“東北零售大王”之稱的大商集團。據(jù)大商集團官微公告,2019年,大商集團實現(xiàn)銷售3280億元。據(jù)2018年年報,集團名下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439萬。
上市董事長年薪439萬
大商超市隸屬有“東北零售大王”之稱的大商集團。
大商集團前身為始建于1937年的大連商場,原屬國有資產(chǎn),后通過收購兼并及股份改造,在遼寧、河南等地擁有大量門店。擁有麥凱樂、新瑪特、千盛三大核心商號。1993年,大商集團旗下公司大商股份在A股上市,很快成為A股百貨頭把交椅。
不過,據(jù)Choice數(shù)據(jù),2013-2018年,大商股份營收有所下降:分別為338億元、322億元、308億元、281億元、267億元和239億元,實現(xiàn)凈利潤分別為11.8億元、12.3億元、6.6億元、7億元、8.8億元、9.9億元。
營收持續(xù)下降,凈利潤卻有所回升。原因之一或許是,大商股份正在關(guān)閉部分門店。2017年,大商股份有門店160余家,包括百貨、超市和電器商場,2018年降至140余家。
雖然大商股份受到零售寒冬沖擊,但大商股份最大股東,大商集團仍發(fā)展良好。在《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榜單中,大商集團力壓同屬遼寧省的大連萬達,及萬科,位列第十二名。
在財新報道中,大商集團行事風格強硬。2012年, 蘋果CEO庫克造訪中國之際,大連百年城購物購物中心蘋果專賣店施工圍欄豎立僅5分鐘,就遭對面大商集團保安隊拆除。理由是蘋果店外擴占道。
而坐擁“千億零售帝國”的大商集團董事局主席牛鋼身家神秘,信息不多。
據(jù)大商股份2018年年報,牛鋼作為大商股份董事長,年薪439萬。這樣的高薪在遼寧省上市公司并不多見。有媒體統(tǒng)計,遼寧多數(sh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為百萬以內(nèi),有些甚至連10萬都不到。
口罩進價10倍賣,被罰300萬
借防疫之機抬價的不只超市老板。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1月28日24時,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收到31個?。▍^(qū)、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5974例。
佩戴口罩是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認可的防護舉措。他指出,一般外科口罩能阻擋大部分粘在飛沫上的病毒,阻止它們進入呼吸道。
但現(xiàn)實是,由于此前日常需求量不大,廠商供應有限,就連一線醫(yī)護人員,也很難實現(xiàn)“口罩自由”。普通民眾更需面對漲價、斷貨、限購、排長隊等情況。借機賣高價的行為也并不罕見。
1月26日,天津市旭潤惠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柳盛道分公司出售的“KN95口罩”,進價12元/袋,售價128元/袋,售價是進價的10倍。該店另有其他兩款口罩,存在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被當?shù)乇O(jiān)管部門罰款三百萬元。
27日,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發(fā)布告誡書,提出:對查實存在哄抬價格、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信息、相互串通等價格違法行為的,依法最高可處5倍違法所得或100萬元~500萬元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或者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