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向前看 再出發(fā)2020英諾創(chuàng)新者大會」盛大啟幕,大會創(chuàng)新性地采取「線上+線下+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北京與南京雙城聯動,全國26萬各地線上和線下與會嘉賓無視時空阻隔,激蕩思想火花。
此次大會正直英諾七周年之際,英諾天使基金創(chuàng)始合伙人李竹對話嘉道私人資本董事長龔虹嘉《跨界投資人 的甘苦》,暢談以技術進步作為驅動力,跨界投資的投資邏輯,以及偏愛奇才和怪才背后的投資心得。

李竹: 您除了做英諾等多支基金的LP,一直在大手筆做直投,涉及安防、芯片、微型燃氣機、職業(yè)教育、細胞檢測與治療、垃圾處理、土壤改造等,可以說是跨界投資之王,這里面有什么貫通一致的邏輯嗎?
龔虹嘉: 應該還是有的,用科技技術的一些進步來對一些行業(yè)的格局和一些行業(yè)原來固有運行模式,進行一些改變。 這五六年我們圍繞大健康這個主題,包括健康的中藥材,健康的土壤和我們人自身的干細胞等, 各個方面的健康用技術的進步來作為一個驅動力。
這個土壤調理劑也是目前唯一可以讓雜草都不能生長的板結土壤在一年內快速被修復成為優(yōu)質農田,種出提質增產的優(yōu)質農產品的土壤調理劑。這也是農業(yè)部批準的唯一來自餐桌上剩飯剩菜作為原材料制成的土壤調理劑。能夠讓土壤重新變得年輕,重新變得更加健康,重新變得充滿活力,能量滿滿。
NO2. 別人不愿意投的他投: 敢投冷門,有長周期、大投入的決心和信念
李竹: 這都是非常有情懷的投資,有些方向確實很多投資機構都會嫌周期長不會去看,龔總是用個人的錢十個億、二十個億往里投。如果說細胞治療是給人帶來福音的話,剛才提到的在垃圾,土壤治理方面則是“改天換地”,大家都知道這方面周期是非常長的,金額要求大,也是一般VC不太參與的,您是另辟蹊徑,還是確實看好這個方向?為什么? 龔虹嘉: 中國發(fā)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大家也看到,從中國整個的執(zhí)政理念到社會的運行,社會經濟的運行模式發(fā)生了比較大的改變,有的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變化,有的認為這是一種暫時的變化,有的認為這可能是中國唯一的出路,不管怎么去看這個變化,這個變化已經在發(fā)生,說是百年不遇的變化也可以,官方媒體、領導人也是用百年不遇之大變局來描述。 過去這段時間,是開始走向市場化的四十年,民間追求財富的活力,確實達到了如日中天的程度,表現為我們在環(huán)境這一關,比如在農業(yè)這一關,當財富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它跟產量密切相關的時候,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量使用化肥,一個國家的化肥使用占了全世界將近一半,大量的使用化肥導致水的污染,環(huán)境的污染程度已經相當嚴重。
現在國家要開始生態(tài)流域大治理,這可能是未來最大的生態(tài)項目,投入好幾萬億 ,包括長江流域的這些土壤,現在它都已經非常貧瘠,需要去改造。中國年輕一代未來肯定會意識到國產的水果也有好水果,國產的大米也有好大米,國產的食物也有安全的食物,這個時代一定會來,否則我們老是認為好東西只能是國外的。改變既有的這種印象,就需要大家借助科技的突破與進步有所行動。 技術的進步已經能夠解決過去非常嚴重,或者因為我們沒有重視,或者當時沒有太有效的技術手段來解決的問題,像一些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民生問題,今天用科技的進步就有機會想辦法去解決了,而且有可能優(yōu)化提升這些行業(yè)既有的格局。
★案列:
中國餐桌上吃的又油、又咸,往往會剩下一桌子菜,這是全世界最難處理的城市廢棄物。傳統(tǒng)的做法就是榨干之后燒掉形成二次污染,榨出的油水就用來制成沼氣發(fā)電。這是業(yè)內目前主要的做法,而現在的技術進步,可以讓嘉博文公司的處置工藝不產生任何的廢棄物,生成土調劑和生物有機肥放到農田耕地,種成優(yōu)質的農產品再重新回到人們的餐桌上。形成非常好的碳循環(huá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濟增長模式。
NO3. 與眾不同的他投: 對奇才、怪才創(chuàng)業(yè)者要更信任、更寬容
一個人是不是天才,我覺得還是容易鑒別的,天才最大的特點,要看他對知識的掌握,對知識的認知無邊界,對各種東西能夠學的非??欤峭瑯訉芏嗍挛锏暮闷嫘挠址浅V兀覀冇脮r間軸,用預算要求他們,這對他們是非常致命的,他們往往又很難像馬斯克那樣自己有錢自己來試,今天試車,明天試太陽能儲電,后天又發(fā)衛(wèi)星,用自己的錢折騰,包括像馬斯克他那樣的天才也非常多次走向倒閉的邊緣。 身邊一些天才,如果給他太剛性的一個預算和時間軸,就很難把天才的東西發(fā)揮出來,這個時候我們就認為天才不過如此 ,哪有什么天才,但是事實上天才做事情一定會在一些點,尤其在難點的突破上會做算法,在算法的優(yōu)化上面,天才和正常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但是我們要有耐心,可能一次兩次三次,做到的都沒有像他當初描述的那樣好,我們需要耐心。
跟天才合作有什么心得?就是更寬容一些,更信任一些,再用正常人的團隊來彌補他們的不足。 他們要按照正常人的思維模式、正常人的使用習慣去優(yōu)化和完善產品是非常沒有耐心的,他們覺得沒有技術含量,覺得用戶很愚昧,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團隊去接下來,對接他們,這樣就有可能能夠做的非常喜出望外。
★案列: 我們在做微型燃氣機,燃氣機要做到微型非常難的,一直都是大型、中型,最后做到輕型,微型更難了,有一個小天才已經把批量化的機器樣機做出來。一個月前送到國家計量檢測中心,能夠達到每分鐘16萬轉,以前我們人類轉速能夠10萬轉已經是極限,他基本上增加了60%到一倍,這些突破若沒有過人的天分很難做到。也需要有更多持續(xù)的投入,并找到最合適的應用場景。
有很多創(chuàng)新科技的東西,在一些特定的領域,比如軍事,確實會有用途,但是我們還是更加渴望,更加想在一些民用的領域找到一些好的應用場景和爆發(fā)的機會,努力讓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變得更健康,讓我們身處的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一直在這些方面進行持續(xù)投入,也在積極努力思考。
李竹: 我們可以看到,龔總是真正的天使投資人,估計也是國內每年投資金額最大的天使,看問題的高度和一般的投資機構也不一樣,寬度也不一樣,對創(chuàng)業(yè)者的容忍程度也是非常寬厚,這可能正是龔總能不斷取得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今天因為時間有限,我們跟龔總的對話即將結束,也非常感謝龔總作為我們英諾LP,作為英諾的股東跟所有創(chuàng)業(yè)者和投資者分享,請龔總最后再說幾句話,對我們現在的創(chuàng)業(yè)者給一些建議和鼓勵。
以前行業(yè)龍頭企業(yè)都是國企央企,或者都是大的跨國企業(yè),他們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創(chuàng)新機會不會那么的敏銳,不會那么的進取。從而給創(chuàng)業(yè)者留下了比較大的騰挪空間。但是今天的行業(yè)龍頭企業(yè)是華為、??低暋Ⅱv訊、阿里、美團,京東等等。他們非常進取,他們像獅子,像老虎,眼睛炯炯有神,關注周邊的一切變化,這個時候你用新技術解決現實中問題,既要找到恰如其分的切入點,還得有一定寬度和深度的護城河,這個挑戰(zhàn)比以前確實要大了很多。
再加上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普及對社會的影響沖擊威力太大,政府會有越來越多的監(jiān)管措施和手段。現在的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必須有如何應對政府監(jiān)管與政策限制的意識,相對來會比5年前多很多,這個也是我們創(chuàng)業(yè)者必須要去接受與面對的。但是,由于國外的廠家不來了,又會給我們的創(chuàng)業(yè)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另外,過去四十年中國社會形成了很多影響這個社會變得更美好,變得更健康的東西需要我們去改變, 于是,在中國這個環(huán)境 下就有了一個獨特的創(chuàng)業(yè)空間。時勢造英雄 ,大家要加油。
所以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需要我們的努力,也需要我們的運氣,需要我們的積累,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付出。還需要我們對中國社會變革有一定的預見性,做到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