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短視頻在不少精英階層當中成了眾矢之的。大家認為刷著抖音或者快手,不知不覺,一個小時就過去了,雖然看時候的時候喜怒哀樂都有,但關上APP的瞬間只覺得空虛,沒有啥收獲。
于是,很多人開始主動卸載短視頻App,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也不太好意思承認自己有每天刷短視頻的習慣,覺得這樣的行為有點low。
甚至還有專門的理論,認為短視頻平臺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典型的“乳頭樂”,說白了就是給你一個奶嘴,讓你有滋有味,沉迷其中,如此一來就不會哭不會鬧,乖乖聽話,安心做韭菜,哪管綠油油。
然而在知頓君看來,以上說法很難一概而論,畢竟每個人對于業(yè)余時間的把控也好,通過短視頻得到或者損失也好,各有不同,個體差異很大。至于說是不是將短視頻平臺當成奶嘴兒,這種情況更是見仁見智了。
那么,我們不妨討論一下,短視頻平臺的正面意義。
讓很多人得以糊口,讓老羅得以“賣身還債”
短視頻平臺養(yǎng)活了很多人。
大主播直播帶貨有多猛,已經不是新聞了。事實上,不一定非要什么千萬粉絲的大主播,也不用直播在線固定人數十萬+,知頓君經常能看到很多小直播間,在線人數不足百人,但主播推銷產品依然非常賣力。
因為雖然房間只有幾十個人,但有些單品卻可以賣出幾十單,幾乎是人均一單的狀態(tài)。
這類產品往往價格不高,至于質量,東西拿到手前不好做定論,起碼看著還成。話說回來,一件不足百元的羽絨夾克、一條不足40元的牛仔褲,還包郵到家,還要什么自行車。
如此一來,主播有錢賺,觀眾滿足了吃飽穿暖的剛需,說短視頻養(yǎng)活很多人,一點不夸張吧。
而且,短視頻平臺還給了羅永浩這種人“賣身還債”的機會。
像羅永浩這樣的人不多了,但總也得有一個“賣身”的機會才行,當然這么說來,短視頻平臺成了那啥了,有點委屈了,意思就是那么個意思。
至于說平臺的渠道作用,很多商業(yè)評論都有論述,總之一句話,說短視頻平臺養(yǎng)活了很多人,這句話毫不為過。
讓很多本來的“小眾”,得以被認知,甚至發(fā)光
小眾包含的意義很多,不僅是文化,還有群體。
科學家本來并不小眾,但是在大眾傳播流量為王的年代下,被冷落太久,甚至成為了“小眾”。
正是通過短視頻,科學家被越來越多普羅大眾認識到,“說來話長袁隆平”“國士無雙鐘南山”“巾幗英雄陳薇”,或善意調侃、或鄭重其事,總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被大眾認識、了解,開始發(fā)自內心的崇敬。
難得的是,在短視頻平臺上,我們發(fā)現不僅是“本來有點距離感的科學家”,甚至連那些高深的科學理論,都能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很快與大眾產生鏈接。
有很多硬核的科技主播,講的都是科學界最前沿的資訊和理論,雖然高深,但粉絲不斷增加,硬核科技主播講的開心,粉絲聽得歡樂,不少人表示聽主播講物理學,真的是“不明覺厲”的最高級別了。
大眾開始對本來小眾的科學和科學家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作用,說功德無量不過分吧。
另外一個被越來越多人關注和崇敬的“小眾”典型就是緝毒英雄。
之前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明星一旦吸毒,就幾乎沒有機會再次付出,但是看了很多緝毒的紀錄片之后,才明白吸毒對于大眾的危害,以及緝毒英雄做出的巨大犧牲。
這和什么正能量宣傳沒關系,都是一些真實到有些血淋淋的事實,很多時候,有了事實,大眾自然有自己的判斷。
于是,很多本該被大家重視、尊敬、銘記卻一直被忽略和忽視的群體,通過短視頻平臺,重新進入和占領人們的視野,開始慢慢發(fā)光。
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讓娛樂的門檻降低,甚至重新定義了娛樂
中國的娛樂,以前一直是跟隨的狀態(tài),曾幾何時,“拍出好萊塢大片”一度成立國產電影好壞的標準。
同時,國內的娛樂業(yè)的門檻也算是各行各業(yè)當中比較高的,雖然娛樂行業(yè)的門檻并單純以專業(yè)度衡量。于是,我們只能看那些門檻里的人,生產出的他們認為好的東西給我們看。
雖然收視率和票房也是一種反饋,但是這種反饋機制,相比直播間每秒變化的直白流量,還是慢了不只幾拍。
于是,那些真正充滿煙火氣,真正接地氣的視頻出現的時候,大家突然發(fā)現:原來視頻還能這么拍;原來還有這么多人,有這么多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原來世界還有這么多美好與艱難。
“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在短視頻平臺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精心設計的情節(jié),還是偶然捕捉的精彩,當內容生產者的基數擴大到幾個億的時候,便精彩無限、連綿不絕。
于是,本來在明星看來不入流的主播,地位開始慢慢提高,而很多明星也愿意走進直播間,對著屏幕喊起了“老鐵666”。
娛樂從來都不是只是廳堂之上的高雅,下里巴人的通俗和沒有修飾的真實,似乎在短視頻平臺上找到了最適合綻放的平臺。
讓表達和接收,都變得容易
在短視頻出現之前,大眾傳播當中的表達,更多是以文字進行。
文字表達和接收都需要一個編碼和解碼的過程,于是,文字的表達和接收,相比視頻,是一個更繁瑣的過程。
視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大家可以像聊家常一樣,把自己的感受、想法、遭遇,用最直白的方式,向大眾進行傳播。
這樣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很多“事實”得以傳播。
例如最近公務員上級打下級耳光這樣的情況,還有前陣子轟動全網的殺害妻子后藏于化糞池事件等等,都能將當時的情況,以視頻的形式在大眾范圍傳播,并引起熱議,進而對事件和當事人造成影響。
不難想象,如果沒有短視頻,有多少這樣的事件,就此湮滅了。
更不用說那些冤假錯案。
通過短視頻平臺傳播的,不僅有家長里短、喜怒哀樂,說嚴重點,還有數不清楚的血淋淋人命和尚未安息的冤魂。
畢竟,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的機會,這是難能可貴的。
因此,多少年之后,回過頭看,短視頻平臺的意義,除了作為工具的經濟學意義,社會學意義的價值或許更大。(文/知頓 知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