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創(chuàng)道硬科技研究院”一直在關注光通信芯片領域,這是一個小而美,但市場空間和發(fā)展路徑卻又是十分明確的賽道。
關于光通信芯片的未來演進路徑,硅光子集成,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
所謂“硅光”,就是硅基光芯片和電芯片的集成。通過將光芯片和電芯片高度集成在一顆硅基芯片當中,可以實現(xiàn)低成本、低功耗、高傳輸效率等極具吸引力的效果。
光通信模塊中的芯片包括激光光源、探測器、調制器、無源器件、電芯片等,各種芯片的材料和工藝各不相同,要集成在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多的工藝難題需要攻關。目前業(yè)界已經實現(xiàn)的光芯片和電芯片的集成種類包括,有源光芯片(Ge探測器);無源光芯片(波導、交叉、耦合器、微環(huán)),電芯片(LDD、Si調制器、調制器驅動、CDR、TIA、MCU)。
而對于光通信的核心,激光器芯片,由于硅材料本身的特性,很難實現(xiàn)硅基紅外光源,因此硅基激光器芯片還處于實驗室階段。
工藝平臺方面,國內走在前列的有中科院微電子所硅光子平臺、重慶聯(lián)合微電子中心(CUMEC)、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硅光電子集成工藝平臺等,都已經對外公布硅光芯片開發(fā)PDK(Process Design Kit),并且可以提供MPW和定制化服務。
除此之外,根據(jù)公開信息,國內晶圓代工龍頭企業(yè)中芯國際(688981),也在積極布局硅光子工藝,并且取得了突破;國內MEMS代工老大賽微電子(300456),已經在為華為(海思)提供硅光子芯片的代工服務,包括工藝開發(fā)和晶圓制造……
芯片設計領域,國內也有一批上市公司和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在這個領域積極探索: